“嵌入式”,盘活资源更温暖人心-焦点报道

来源:光明日报   2023-05-24 10:16:28
A+A-


(资料图)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任鹏

【记者手记】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

“一老一小”关系千家万户。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既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一老一小”又是难解之题,在人口密度高、老龄化程度高、城市空间资源紧张的大城市,更是难上加难。

上海市静安区让社区“宝宝屋”这一新生事物顺利落地,率先拿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加快完善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解了不少家庭的烦忧,也让社区更温馨、更有凝聚力;针对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面临的瓶颈,以“一张床”为载体,探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想方设法打破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之间的机制屏障和壁垒,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照护整合服务。

我们注意到,静安区在解题过程中有一个关键词——“嵌入式”。“嵌入式”,说到底就是因地制宜。在现有公共服务空间内“挖潜”,用好用足“边边角角”,打通不同部门和主体,以“一老一小”的需求为中心,充分盘整资源,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功能提升。静安区建设“宝宝屋”,就是在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中灵活设置。

这样的“嵌入式”改造,避免了场地资源的不足,也更加务实、高效和节约。静安区不少“宝宝屋”的改造,只对洗手台、盥洗室等进行了适合婴幼儿使用的改造,其他都是在原有设施基础上稍作软装调整。一些“宝宝屋”的空间还是多功能的,有些时段可以作为少儿剧场和社区课堂,向社区家庭开放,由此引入艺术、科普、医疗等更多优质社会资源,丰富社区家庭教育的资源。

因地制宜,还包括对社区公共空间作更加细致的梳理,从中发掘可以开辟的新阵地,激发能够链接的新力量,凝聚更多共识,形成更大合力。静安区一个商品房小区里建设的“宝宝屋”就是一例。其在街道、居委会、业委会、小区居民等共同参与下,对小区的闲置空间进行优化利用。有了“宝宝屋”这个纽带,年轻爸爸妈妈们多了一个共同的“小区之家”,纷纷加入成为社区志愿者。小区里的牢骚少了,议事顺了,愿意一起做事的人多了,更多人加入居民自治的队伍中。嵌入在园区里的“宝宝屋”,则让园区白领上班、带娃“两不误”,在园区工作更加安心,企业也更加宽心,园区、企业和白领三方都是受益人。

因地制宜之后,因势利导,进而链接资源、整合力量,静安区以“嵌入式”破解“一老一小”难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也是如此,让“养”“食”“居”等各类为老服务嵌入社区居家养老,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家的温暖、社区的温馨。

嵌入的是空间,是功能,更是为民服务的真心,以及勇于探索、重于实践的担当与智慧。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春风化雨般的治理方式,提升的是社区的黏性和基层治理的效能。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在这“一老一小”的暖意中提升。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