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理想生活的破灭反而使得她们成为”他者中的他者“,有人继承着父权制的衣钵,粉饰出一场“文明的荡妇羞辱”。」
>>>
子时当归,原本一位分享精致生活的美食博主。澳洲留学、家境优渥的她,曾经会花小心思摆盘早餐,研究各种复杂工艺的美食,日常是用咖啡机为自己亲手做一杯耗时的手磨咖啡;但在匆匆步入婚姻后,一切急转直下,她变成了一位手捧速溶咖啡,一心研究孩子吃食的妻子。
原本高知女性、精致生活的人设突然被婚姻生活的到来所完全击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当归如今将自己Vlog的重点放在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生活,人们对于高知独立女性拥有精致未来的想象最终落空了。奉子成婚的她,不得不接受一场“极简”的婚礼,尽快适应新的妻子角色。
(网友参与关于“子时当归”的话题讨论)
粉丝的唏嘘和不解很大程度源于当归原本标榜自己单身主义,对爱情和自我原本有着清晰的界限认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的她,原本是万千女性眼中的成功范本。可Vlog内容的转变投射的也是她生活的改变,即便如当归一般,女性依然无法逃脱婚姻带来的自我意识转变。
仪式感和精致感的消逝,使得她被视为一个背叛“独立女性”的存在。原本追求个人空间的她,如今也不得不将自己的主卧让给婆婆居住,而这一切还是建立在房子由当归一人支付的前提下,她同许多进入婚姻后的女性一样,最终还是俯身于了现实生活。
当我们以为经济独立就是独立女性最大的资本时,当归的生活却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原来经济独立不过是走向自由的起点,往后的每一步,都更加困难、更加艰巨。
叹息之余,气恼之后,我们需要追问的是,“独立女性”是否反而窄化了我们对于女性主义的真正期盼?当人们对于精致生活的想象破碎后,为何反而对原本的她横加指责,借用“恋爱脑“标签,以一种文明的姿态掀起了一场新的荡妇羞辱。
1
破灭的精致生活代言人:
婚姻是湮灭精致生活的第一原罪?
子时当归,一位分享美食的万千博主之一。
但她的身上更耀眼的标签却远不止“美食博主”,她还是在澳洲接受教育的高知女性,是经济独立的女性,更是一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的“极繁主义者”。
在她以往的Vlog中,我们能看到“国宴”级别的跨年夜晚餐,短短几十分钟的Vlog背后是她对自己生活的高度把控感,时间和金钱都不过是她拥抱美好生活的资本,而这无疑给许多向往独立女性生活的观众筑造了一个完美的梦。
(当归原本的Vlog内容和风格)
但当她步入婚姻生活后,她的Vlog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视频中的仓促慌乱霸占了原本的轻松闲适,花时间的精美餐食被速溶即食的简易食物所替代。
就像很多网友在讨论中评论的一样,她的生活在走进婚姻,相夫教子后,犹如一朵迅速凋零的鲜花,之前的光鲜亮丽猛然地破败掉了。
就像那句评论:“她好像在一瞬间烂掉了“。
婚姻在带给女性家庭温暖的同时,也渐渐地吞噬女性原本的独立精神。对于大多数的看客而言,当归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无奈的实现:不论之前受过多高的教育,拥有多少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当女性走进婚姻后,生活的重心好像都会变为一地鸡毛。
(《波特小姐》中的截图)
而在网络讨论中,女性往往又会被贴上“恋爱脑“或是”娇妻“的标签。就像此前备受争议的【北大宿舍聊天】中的三位女主人公,她们为了留住老公,放弃婚前共同认可的丁克决定,也不禁让网友诧异:顶尖学府毕业的高知才女,怎么就成了恋爱脑?
此前爆火的“挖野菜文学”也让王宝钏对薛平贵的痴情一时变成了被万人质疑的“恋爱脑本脑”。
但事实是,当我们透过个体的境遇去反观现实时,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那句经典的言论:
女性不是一种性别,而是一种处境。
(此前北大宿舍聊天中的女性发言)
当众人都以为高知、富裕一定能成为女性走向独立和自由的金钥匙时,当归为爱付出和奉献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事实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与此同时,女性受到的恶意不仅来源于现实的不公,也来自于被迫的完美幻想。
当前的婚姻对于很多女性而言,就像走过一道过滤独立选择的网罩。在走入婚姻后,社会、父母都会不断灌输一种思想:都成家了,原来贪玩的习惯也该放下了,生活终究是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反复纠葛。
婚姻,好像真的让女性变得昏昏沉沉,难以清醒。
但这些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当我们朝着理想的女性主义昂首阔步时,我们的社会制度和婚姻观念却已是积重难返,想用个体的能力去对抗这些锈迹斑斑的深层固化,谈何容易?
2
原罪的独立女性标签:
刻板的视角不允许流动的生活?
像当归一样被众人质疑的独立女性并不在少数,她们的某些行径与其说是背叛了原本自己的独立精神,不如说是打破了网友们对于她们的刻板想象。
此前陷入被群嘲风波的Papi酱, Papi酱因为孩子随父姓的这件事情,网友们渐渐开始对Papi酱原本独立女性的人设阴阳怪气,更直言随父姓让Papi酱独立女性的人设轰然倒塌,她不过是一个“假女权”罢了。
可事实是,独立女性究竟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Papi酱孩子随父姓风波中的网友评论)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独立女性已经存在一个相对刻板的印象。她们应该是完美的女强人,应该是讨厌男性、厌恶婚姻的极端性别主义者,应该只能展现出成功和强势,应该永远是面对生活的胜利者。
原本人们以为的独立女性在经过婚姻和家庭的洗礼后,她所展现出的不精致、颓唐、一地鸡毛都使得她原本独立女性的标签变得更加面目可憎。
可一个原本用于承认女性价值的称呼,为何在如今的舆论场中反而成为了伤害个体的帮凶?独立女性在众人的唾弃下,渐渐变成了“孤立女性”。人们将对独立女性想象幻灭后的愤怒和不解通通发泄到个体之上,又何尝不是一次父权乔装后的霸凌。
(网友发表自身对子时当归现状的看法)
我们想进一步追问的是,那这场令人唏嘘的讨论背后的男人呢?当归的丈夫又究竟在她们的婚姻之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事实是,他只是用了一枚廉价的戒指,用一场未婚先孕的意外,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一个大豪宅,一位妻子,一个美满的家庭。
当归背负的独立女性标签就像一枚闪闪发光的盾牌,将大多数的舆论火力都统统担负,该被反思婚姻关系中的男性责任与义务却反而被我们置之不理。刻板的视角不但阻止了独立女性本该有的多样性,同时还成为了掩盖某些男性问题的保护伞。
(子时当归与丈夫之间的行为不对等)
婚姻是两个人的一场豪赌,真正让我们感到失落的是,当归的丈夫并没有展现出一个男性该有的担当和互相平等付出的姿态。我们真正恐惧的是,当归的生活或许就是我们的生活。
而这种走进婚姻之后的死水困境,反而是我们更应该去愤怒、去质疑、去反思的核心问题。
3
当归何处的现代女性: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更应该拥抱群体理解
上野千鹤子老师在《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书中提到,女性主义绝不是女人像男人一样行动,或是弱者试图变成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让女人坦然接受并爱上女人身份的思想。
在关于当归讨论的众声喧哗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的言论反而是女性对当归行为的羞辱和质疑。因为尚在追求独立生活的她们被现实突然狠狠地刺痛,恍然意识到当归的精致生活终有可能沦为一枕槐安,从而生出对未来生活的巨大不信任感。
(上野千鹤子老师在访谈中谈及到的女性主义)
在当归被贴上恋爱脑和家庭妇女的标签后,独立女性俨然被分为三六九等,女性原本就处于社会现状中的“他者“,而理想生活的破灭却反而使得她们成为”他者中的他者“,仍有人继承父权制的衣钵,粉饰出一场“文明的荡妇羞辱”。
言下之意,当前我们对于独立女性的认识似乎走入了一个无法抽离的重复怪圈,人们难以寻觅出口,同时又怠惰寻找新的路径。或许就像上野千鹤子老师提到的,我们应该敢于承认每个人观念上的局限性。
作为男性,我们必然会受到既得利益者思维的限制,无法对女性的某些困境感同身受;作为女性,会急于摆脱自身的弱者标签,或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现有的处境全盘接受,默不作声。
一味的沉默和无序的指责,都是在平添女性被他者化的可能。
(席瑞谈论独立女性话题的发言)
我们真正期待的是在承认自己认知局限的前提之下,去理解每种女性处境的不易,去拥抱每个独立女性自己的最终选择,去反思亲密关系之中我们互相的不足和欠缺。
毕竟说到底,女性主义更是一种实践中的人道主义。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